“智慧全运”背后的亿级数据:大到每个主会场
发表时间:2025年11月14日浏览量:
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于11月9日在粤港澳地区开幕。在去中心化的竞争格局下,如何实现跨区域指挥调度和全链安全? 12日,记者来到广州赛区指挥演练现场,探秘广州赛区赛事运行保障指挥系统(以下简称“广州赛区赛区指挥系统”)背后的科技力量,以及如何实现“有平台管理全国比赛”。
让数据“说话”
光“洞察之眼”
如何让复杂的数据服务于事件命令?据介绍,广州师部作战指挥系统首次应用“数据图联动+视图联动+表图联动”三种协作模式,让安静数据为指挥员“说话”、“视觉眼”照明。
记者在活动指挥演练中看到,系统模拟紧急预警:某个区域入口处人流急剧增加,可能会出现拥堵。指挥员点击了警告信息,准确定位了三维地图上的坐标。系统迅速开启周边视频画面,并通过视频通话方式派遣安保人员和区域志愿者前往现场维持秩序。整个处置过程不到2分钟。
工作人员解释说,MOC指挥系统的底层能力不仅有分布式计算、智能决策机的强力支撑,还有城市侧、事件侧、场所侧、互联网侧等多维数据的强力支撑。扎实的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给智慧指挥最大的信心,在广州真正实现“一键启动、全网链接”。
“以前,你必须在十几个系统之间来回切换。现在,通过 MOC 系统,你可以轻松访问‘排除’火炬接力、开幕式、赛事运行等十余个主要场景的“数据大盘”,鼠标一键掌握。系统接入生态委及市交通、气象、生态、卫生等10多个部门的业务系统,接入216类科目数据,汇总生成数据1亿余条,各主要受众区域3000多路高清视频实时数据以及24种开场时间采集、实时传输,全息呈现所有情况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、广州市执委会数字技术部主任出席仪式。
事实上,硬核技术根植于广州“办赛与办城并重”的深度布局,依托广州数十年的智慧城市建设结构布局。 “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赛事保障体系,更是一个可复制、可扩展的城市智慧管理范式。”黄进表示,全运会运动指挥系统是“隋智管理”中的10多个智能体之一。未来将在更多场景城市运营中复制,促进跨部门、跨层级的高效协作。
“广州全运会”小程序
用户数已突破1000万
作为第十五届全运会和特残奥会广州赛区的主要数字平台,截至11月10日,“全民广州”小程序用户数已超过1000万。
小程序设有“赛事服务”、“城市服务”、“创意活动”三大功能板块,为市民提供便利。活动更新、购票、站点导航、比赛观看指南等实用信息
值得一提的是据悉,该小程序还提供“无障碍服务”,为残障人士在游戏过程中提供即时服务。在Pamam中,用户通过小程序可以一键呼叫专业手语志愿者,远程获得手语在线翻译,并获取车辆预订、区域交通地图等数据和服务信息。比赛结束后,相关设备可转移至政务服务设施、展区等场景,继续为各公共服务机构提供无障碍服务。
采写:南方+记者 徐子明 吴玉伦
协调员:李强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