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正在提炼城市“肌理”,用更新行动编织民
发表时间:2025年11月05日浏览量:
近年来,山东立足人民经济需求,坚定推进城市更新行动。从老旧小区“逆增长”到“袖珍公园开园”,从交通网络“提速”到社区服务“暖人心”,山东不少地区不断通过精准政策和创新实践改变城市面貌,不断在群众身边编织一张幸福网。 “道路畅通,健身器材也新了,现在的居住环境不亚于新开发的小区。”菏泽市郓城县一品世家社区居民王林讲述了居住社区的变化。那一刻他无法停止说话——他开始说话了。 2022年改造前,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。大楼外墙漏水,道路腐烂难以通行,健身器材不气馁,给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。社区改造伊始,当地社区和社会组织提前走访房屋,调查居民需求,宣传改造政策。居民参与偏好收集、规划制定和施工监督的全过程。在资金方面,郓城县通过“政府主导+社会参与+居民共享”解决资金短缺问题。目前,全县93个老旧居民点已完成改造升级,生活体验显着改善。以来,除了老旧社区的振兴,智慧服务的落地不断温暖民生。郓城县云州街道引进郓城县第二人民医院、街道商会志愿服务队、阳光H姐等三个“智慧伙伴”并依托社区智慧平台推出上门服务,缓解每个双收入家庭“一老一童”的照顾问题,让居民在每一个细节上感受到家的温暖。临沭县袖珍公园。临沭县委宣传部供图。在临沂市临沭县振兴家园,李女士晚饭后又有了新去处。他家门前的“光影”袖珍公园,成了他和孙子的乐园。公园里有各种健身器材,大人在这里舒展筋骨,聊聊生活;各种儿童游乐设施前,孩子们追逐嬉戏、欢声笑语。祖孙们其乐融融的景象,是全县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的明证。近年来,临沭县紧紧围绕“三百米见绿、五百米见花园”的目标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改善人居环境。已投资逾10亿元建设和改造3个大型综合园区。同时,临沭县新建、改造袖珍公园23处。散落在街角、奴仆的“微空间”,不仅与停车场、休息座椅、城市自习室等便民服务设施相辅相成,更明智地融入“体育+文化+景观”的元素,为绿地提供兼具实用功能和人文内涵的绿地。如今,临沭县城市公园绿化活动区服务半径覆盖率已达89.85%,便捷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已融入居民日常生活。 “以前都是骑车回家,现在高速公路直通小区,路面宽阔、平坦,可以轻松到达。”家住菏泽鲁西新区岘港街道的王明,经常往返于额泽和青岛之间,切身体验到该地区交通日益便捷。作为城市发展的“主动脉”,菏泽鲁西新区全力推进“快速衔接、高效集散”的道路体系建设,不仅建设了长江路快速路、漓江路、南京路等交通主干线,开通直达青岛的交通干线。高铁站三条主干道也进行了线路优化、道路扩建等调整,提高通行能力和道路安全。“现在开车更顺畅了,连晚上走路都安心了。”王明说,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不仅需要高楼大厦、宽敞道路的“坚强支撑”,更需要菏泽鲁西新区建设的“五通”。打造“一体”智慧城市关怀平台,利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等技术,实现城市数据精准管理、本土资源精准协同。今年以来,平台已发现问题3246个,立即纠正率达90%以上。枣庄市、滕州市城市更新的人民经济实践也取得了突出成效,滕州城建集团等国有企业担负起主体责任,持续发力。在棚户区改造、旧住区修复、生态社区建设等方面,集团通过“先安置、后开发”模式,让2000余名移民实现了“落户梦”,并建设了实验小学、社区医院等配套泵圈服务区,形成了便捷的“15分钟生活圈”。路网建设方面,滕州市新建改造了精河东路、磨子湖隧道等30条城市道路,以“打通断路、抹平丁字路”为重点,新增道路里程34公里,城市交通网络更加有序;生态治理方面,全市推进泾河上游城区段综合治理等工程,新增绿地220公顷,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4.50%。城市生态背景不断改善,“推窗见绿、出入花园”成为居民生活常态。泰安市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家庭医院是2005年以前建成的老小区,改造前面临诸多困难:线路杂乱造成安全隐患、停车问题和收费困难频发、生活设施不足等。老年人、杂草丛生的绿地和安静的空间。为解决群众经济痛点,宁阳县房产管理服务中心牵头,联合多家单位推进转型。 “现在好多了,楼下有健身器材,还有小广场,晚上带孩子去小区玩,无忧无虑,热闹。”居民李女士说。截至目前,宁阳县社区城市项目共覆盖老旧社区133个,建筑面积158.65万平方米。 15000余名居民的居住环境从“搬迁困难、环境困难”转变为“功能齐全、新颖、绿色、优美”。近日,山东印发《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实施意见》,明确了城市更新的主要领域,老街区、老厂区、城中村等重大项目规划实施s,同时“维护、修理和拆除”;着力完善“快”(高速公路、铁路)、“慢”(慢行交通)、“停车”(停车场)等换乘便捷的城市综合交通网络;继续完善城市绿道网络绿地,建设以人为本的社区公园、袖珍公园等。如今,山东以城市更新为抓手,用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变化,持续编织民生“幸福网”,让城市既有亮丽美丽的“面貌”,又有舒适宜居的“丽子”。 (超过) 
